
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点点绿意,方寸之美尽显城市底色……今年以来,梅县区紧紧围绕“积极打造广东最美林相,努力争当绿美广东示范区”的总目标,深入实施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十大工程”,规划建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宪梓公园)示范点、梅畲快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带、丙雁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构建“一点两带”示范格局,以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盛夏之际,置身于扶大高管会三丰村新建的宪梓公园,绿树成阴、生机勃勃,一边是城市的喧嚣,一边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这座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让梅县区西片区的市民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更加亲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笔者了解到,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为加快建设美丽城市,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梅县区在此处布局规划新建梅县宪梓公园,目前公园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公园的建成,不仅让市区变得更加美丽,也让市民获得了更多幸福感。
扶大高管会党委委员李亮雄介绍,下一步,扶大将继续完善公园的硬件设施,包括增加部分健身器材、休闲娱乐设备。此外,扶大还在公园登山步道两侧栽种了450株樱花树和500多株梅花树、杏花树,待到花期时,群众便可在群花环绕中登山健身。
宪梓公园的建设,是梅县区大力推动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此外,梅县区还持续做优梅畲快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带,着力打造广东最美林相。
在梅畲快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带现场,几个月前新种下的红锥、闽楠和南山枣等树种迎风挺立,工人们正在进行植后抚育管护工作。
梅县区林业局党组成员、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黄国烽告诉笔者,在改造之前,这里是以纯松林为主的林相,近几年松材线虫病比较严重,因此该局将改造重点放在了低质低效、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松林。
据介绍,该示范带建设规模为6538亩,实行“一包三年、一种六抚育”的造林模式,力争通过3年建设,实现以珍贵树种为主的乡土阔叶树由20%提升至65%以上,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造林亩产值大幅提高,把梅畲快线林分优化现场示范点建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出城重点景观廊道。
“这项工程主要采取‘伐松补阔’的方式开展,选用乡土阔叶树种加花色树种进行科学配置,实现在绿的基础上添花增彩。”黄国烽说,3年以后,该项工程的造林保存率要达到80%以上,树高要达到2米以上,基本实现郁闭成林的建设成效。
与此同时,梅县区还全面启动了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段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点建设。当前,梅县区正以丙雁松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和城镇周边第一重山为重点,按照“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理念,打造“开窗见绿、抬头赏景、四季有花”的重点生态景观廊道,不断刷新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颜值。
2023年上半年,全区共投入资金2.88亿元,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6万亩,新种、低改油茶3000亩,建成宪梓公园、长山坝古树公园、新塘绿美红色乡村,打造景观道路45公里、万里碧道5公里,以及推动美丽学校、美丽圩镇、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梅县区林业局副局长刘志华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抓好绿美建设“十大工程”年度规划工作,突出美丽城乡、沿河沿路、连线连片建设,打造“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突出示范带动、林分优化、古树名木保护等工程,突出生态产业化,谋划打造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建好广东首批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争创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区。
黄韬炜 温芳兰 冯森达 王雅 曾勇
标签: